全职教师

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> 师资队伍 >> 全职教师 >> 经济学系 >> 正文

 

 

 

 

谢 攀



 

 

所属院系:经济系

专业技术职务:副教授

学  位:博士

通讯地址:西安市西长安街620号文澜楼

邮        箱: xiepan@snnu.edu.cn


 谢攀,男,汉族,陕西西安人,中共党员,经济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,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,best365经济系副教授

   

 

1.教育背景

 2008.9-2011.6  厦门大学,经济学院,经济学博士
2005.9-2008.6  西北大学,经济管理学院,经济学硕士
2001.9-2005.6  西北大学,经济管理学院,经济学学士

2.职业经历

 2017.1-至今    best365,best365,副教授
2015.9-2016.12  best365,best365,副研究员
2013.8-2015.8   厦门大学,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博士后
2011.8-2013.3  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,战略发展部,证券分析师

3.社会(学术)兼职

 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、《统计与信息论坛》审稿人

   

 

 

 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分析,人工智能与经济转型

1.课题

[1]供需均衡视角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及增长要素分析(16CJL011),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,结题,负责人

[2]资本质量、投资效率与陕西经济提质增效的路径研究(2018Z016),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,结题,负责人

[3]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推动陕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和对策研究——基于资本质量改进的视角(2018KRM051),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,结题,负责人

[4]基于要素再配置视角的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(16SZYB25),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,结题,负责人

[5]矫正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结构调整效应研究(2014M560526)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(一等资助),结题,负责人

[6]中国实践背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(20720151037),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,结题,骨干成员

[7]地方债发行机制与监管研究(14JZD011),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,结题,重要成员

[8]发展服务经济的经济发展及结构转换效应研究(14JJD790007),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,结题,重要成员

[9]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路径研究(13&ZD029)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结题,重要成员

[10]矫正要素比价扭曲,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(13JJD790026),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,结题,重要成员

[11]推进赣州与厦门等海西中心城市区域合作问题研究,赣州市政府委托项目,结题,重要成员

[12]晋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思路纲要研究,晋江市经济发展局委托项目,结题,重要成员

[13]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(08&ZD034)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结题,重要成员

[14]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——以陕北吴起为例(06D001Z),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,结题,重要成员

2.论文

[1]汇率与黄金价格的非对称传递效应——来自全球八大黄金产消地的经验证据,《金融论坛》2021年(CSSCI,第一作者,待刊)

[2]人工智能、资本流动与代际效用——基于三期世代交叠的视角,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》2021年第3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3]新冠疫情常态化应对:宏观对冲与协同治理,《工业技术经济》2020年第10期(CSSCI扩展,第一作者)

[4]中国高质量供给体系:技术动因、制约因素与实现途径,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》2020年第4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5]Factor Misallocation,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bour Share in China, 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, 2020, August 13 (SSCI, corresponding author)

[6]资本要素结构优化的再配置效应研究——基于产业内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视角,《商学研究》(第一作者)

[7]异质性资本、产能利用与中国潜在产出——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估算与展望,《延安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第一作者)

[8]政府补贴、政治关联与中小创新型企业绩效——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,《社科纵横》(第一作者)

[9]资本质量、企业税负与经济提质增效的路径研究——基于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视角,《统计与信息论坛》2019年第9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10]政府基础研究是否有助于经济增长——基于驱动增长理论模型的一个扩展,《经济问题探索》2019年第1期(CSSCI,第三作者)

[11]新常态下潜在产出测算的回顾、反思与展望,《统计与决策》2019年第1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12]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QFII Shareholding Tendency on Stock Returns Volatility: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Life Cycle,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,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(ISSN 2352-5398),Vol.237, July 2018, pp.218-228, corresponding author

[13]基于区位熵理论的甘肃省旅游产业集聚评价分析,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2018年第1(北大核心,第四作者)

[14]产业专业化、多样化与产业增长关系研究,《统计与信息论坛》2017年第11期(CSSCI,第三作者)

[15]第三方购买、内部市场与过度医疗——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视角,《学术研究》2017年第7期(CSSCI,第二作者)

[16]中国资本利用率、企业税负与结构调整——基于内生化资本利用率的视角,《学术月刊》2016年第10期(CSSCI,第二作者)

[17]地方保护、要素价格扭曲与资源误置——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,《财贸经济》2016年第2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18]政治关联、要素比价扭曲与再配置效应——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,《经济管理》2015年第6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19]2015-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,《厦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5年第3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20]2015-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,《厦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5年第3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21]矫正要素比价扭曲、资源错配与发展转型,《求是学刊》2015年第1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22]2014-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再展望,《厦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4年第6期(CSSCI,第二作者)

[23]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:国际比较,《财贸研究》2014年第3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24]谈判地位、价格加成与劳资博弈——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微观机制分析,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》2013年第4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25]两税合并的要素收入份额影响研究,《南开经济研究》2012年第1期(CSSCI,第二作者)

[26]国内外投资银行业务功能的比较分析及建议,《中国证券》2012年第11期(第二作者)

[27]劳动报酬、经济周期与二元劳动力市场——基于周期性反应函数的估计,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》2010年第9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28]宏观税负与中国劳动报酬份额—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,《国际商务(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学报)》2010年第5期(CSSCI,第一作者)

[29]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,《经济学家》2009年第2期(CSSCI,第二作者)

[30]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,《西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9年第6期(CSSCI,第二作者)

[31]中国铝工业的竞争力评价——以三家上市公司为例,《西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8年第6期(CSSCI,第二作者)

[32]城乡统筹发展前提下人力资本与人均收入的关系,《改革》2007年第11期(CSSCI,第二作者)

[33]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初探——基于因子分析的视角,《西安邮电学院学报》2007年第6期(独立作者)

3.出版物

[1]《经济与管理文献研究(第一辑)》,北京:经济管理出版社,2021.3,副主编

[2]《中国劳动报酬比重决定因素研究》,北京: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5.11,独著

[3]China’s Macroeconomic Outlook——Quarterly Forecast and Analysis Reportone of the team membersSeptember 2014SpringerCurrent Chinese Economic Report Series. 2014.12

[4]China’s Macroeconomic Outlook——Quarterly Forecast and Analysis Report, one of the team membersFebruary 2014SpringerCurrent Chinese Economic Report Series.2014.6

[5]2009年宏观政策执行情况与宏观经济表现,载于《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(2009)-追求增长与满足民生需求》,北京: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0

[6]2008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政策分析,载于《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(2008)-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、增长方式转变》,北京:经济科学出版社,2009

[7]产业融合,载于《产业经济学基本问题研究(西北大学“211工程”重点学科建设支持项目)》,北京:中国经济出版社,2007

[8]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,载于《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》,北京:中国经济出版社,2007

[9]市场经济宏观体制,载于《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》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7

4.咨询报告

[1]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应调整配套政策,《教育部简报(高校智库专刊)》2015年第12期,第二作者
 [2]建议适度调整未来两年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,《新华社内参》第500期,第三作者